根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申报工作通知》,经学校推荐、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现对评审通过拟立项项目予以公示,具体见附件。
公示期从2020年2月28日至2020年3月5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入选名单存在疑问或异议,可在公示期内,以书面方式向我厅提出。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请提供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和反映事项证明材料等;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请提供单位真实名称(加盖公章)、联系人、联系方式和反映事项证明材料等。
异议受理单位: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23号,邮编:510080,联系电话:020-37627742、37628271。
附件: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拟立项一览表.pdf
广东省教育厅
2020年2月28日
粤港澳网 配图
附件 | 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拟立项一览表 |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拟立项清单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属学校 |
负责人 姓名 |
|
1 |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 | 暨南大学 | 胡辉华 | |
2 | 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 汕头大学 | 沈海军 | |
3 | 习近平关于教师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与贯彻路径研究 | 深圳大学 | 赵明仁 | |
4 | 新时代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启蒙与教养研究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李玮玮 | |
5 | 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效用集成提升研究 | 深圳大学 | 陶立业 | |
6 | 大湾区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区域联盟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叶莉 | |
7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定“四个自信”新路径研究 | 惠州学院 | 曾鹰 | |
8 |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规律研究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谢文新 | |
9 | 深入落实习近平“八个统一”的思政课“深度教学”模式研究 | 惠州学院 | 黄兰兰 | |
10 | 广东省国有企业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 | 广东财经大学 | 黄华 | |
11 |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协同培育体系和路径研究 | 广东金融学院 | 罗光华 | |
12 |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兼论岭南优秀传统哲学文化对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的价值 | 岭南师范学院 | 施保国 | |
13 | 医药类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 | 广东药科大学 | 勾瑞波 | |
14 |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基于《红色旅游文化漫谈》课程实例 | 广东金融学院 | 朱培松 | |
15 | 习近平新时代共识化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 肇庆学院 | 易明 | |
16 | 易变职业观影响下企业新员工适应能力的组织干预研究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关翩翩 | |
17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 南方科技大学 | 马俊军 | |
18 |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与基层治理研究 | 暨南大学 | 张鸿巍 | |
19 | 都市治理能力创新研究:基于基层治理中居民公约的完善路径 | 深圳大学 | 刘华云 | |
20 | 习近平关于思政课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思路方法研究 | 南方科技大学 | 滕明政 | |
21 | 习近平总书记历次广东批示精神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 深圳大学 | 张守奎 | |
22 | “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背景下广东省社区治理模式创新跟踪调查研究 | 韶关学院 | 马全中 | |
23 | 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下高校学术委员会及学术权新定位研究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钟亮环 | |
24 | 构建商事制度与行政性垄断的共治体系研究 | 暨南大学 | 陈林 | |
2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研究 | 广东医科大学 | 邱龙虎 | |
26 | 高校仪式育德研究 | 广东医科大学 | 王喜 | |
27 | 红色文化引领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研究 | 广东医科大学 | 余维法 | |
28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引领广东岭南文化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 广州美术学院 | 王新宏 | |
29 | 习近平总书记劳动教育思想铸就青年学生使命担当的价值研究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陈小霞 | |
30 | 新时代幼儿园爱祖国德育课程建构研究 | 华南师范大学 | 李思娴 | |
31 | 中医文化融入中医院校思政课教育研究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刘秦民 | |
32 | 习近平网络安全观与高校舆情治理研究 | 广东金融学院 | 曾英杰 | |
33 | 教育文化学视域下的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以广东为例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祁丽岩 | |
34 | 习近平乡村振兴思想与加快改变广东农村落后面貌的实践研究 | 华南农业大学 | 蔡键 | |
35 | 习近平关于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重要论述研究 | 华南农业大学 | 徐大兵 | |
36 | 新时代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图景与教育引导研究 | 岭南师范学院 | 黄河 | |
37 | 习近平中医药振兴发展重要论述研究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王玉学 | |
38 | 时代新人的历史唯物主义透视研究 | 中山大学 | 陈琼珍 | |
39 | 习近平的唯物史观研究 | 惠州学院 | 许小委 | |
40 | 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教育研究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朱新春 | |
2.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研究专项拟立项清单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属学校 | 负责人姓名 | |
1 | 党的组织法规制度优化路径研究:以基层选贤任能体制为例 | 深圳大学 | 段哲哲 | |
2 | 党内法规执行力研究 | 深圳大学 | 陈文 | |
3 | 宪法精神下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 暨南大学 | 高轩 | |
4 |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研究 | 深圳大学 | 叶海波 | |
5 |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情况评估研究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柳建启 | |
6 | 新时代政法改革背景下党委政法委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李小萍 | |
7 | 广东党内法规立规质量评估研究 | 嘉应学院 | 王辉 | |
8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法规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 暨南大学 | 王高贺 | |
9 | 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统一性研究 | 岭南师范学院 | 孟庆吉 | |
10 | 十九大以来海外新时代中共党内法规研究最新进展 | 暨南大学 | 陶季邑 | |
11 |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执行评估研究 | 华南理工大学 | 刘阳 | |
12 | 纪监合署模式下党内法规在监察工作中的适用研究 | 东莞理工学院 | 胡庆乐 | |
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问题研究专项拟立项清单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属学校 | 负责人姓名 | |
1 |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客流竞合网络的构建 | 中山大学 | 黄业坚 | |
2 |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高等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机制和效应研究 | 广东财经大学 | 吴开军 | |
3 | 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中岭南舞蹈文化及其实践研究 | 华南师范大学 | 赵纯基 | |
4 | 基于场景理论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户外大屏幕研究 | 广东财经大学 | 吴雁 | |
5 |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体育竞赛联盟互动机制的构建及协同发展研究 | 广州体育学院 | 卢亮球 | |
6 | 居住隔离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低收入人群福祉影响研究 | 深圳大学 | 赵嵩年 | |
7 | 链主压制、创新驱动与大湾区制造业向高端攀升的路径研究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张彦 | |
8 | 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科研生产力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 南方科技大学 | 余荔 | |
9 | 粤港澳大湾区沙田文化景观历史演变研究 | 广州美术学院 | 张莎玮 | |
10 | 高科技智能化农机的补贴体系设计与扶持政策研究:以广东植保无人机为例 | 华南农业大学 | 李桦 | |
11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法律治理模式研究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杨治坤 | |
12 |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博物馆设计策略与实践研究 | 华南师范大学 | 李倜 | |
13 |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外译多模态大众化传播模式研究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陈媛 | |
14 | 动漫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研究—以岭南醒狮文化为例 | 广州美术学院 | 黄军花 | |
15 | 深圳城市音乐文化软实力研究 | 深圳大学 | 刘琨 | |
16 | 粤港澳大湾区竞技体育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 广州体育学院 | 陈立农 | |
17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脱钩时空分异技术创新研究 | 惠州学院 | 熊明良 | |
18 |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法律与国家认同内在逻辑研究 | 南方科技大学 | 杨少曼 | |
19 |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 广州医科大学 | 张少生 | |
20 |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更新土地法律制度研究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于凤瑞 | |
21 | 构建高效智慧供应链体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广州工商学院 | 曹永辉 | |
22 |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院校专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适配性研究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梁碧珊 | |
23 | 粤港澳大湾区视域下传统连环画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 广州商学院 | 黄艳 | |
24 |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证券交易的投资者保护研究--以“深港通”为例 | 广东金融学院 | 高菲 | |
25 |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产业协调发展与人口结构关系研究 | 惠州学院 | 牛文学 | |
26 | 粤港澳大湾区装备制造业先进性提升路径与机制研究——基于创新驱动与产业耦合视角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徐琳 | |
27 | “走出去”企业境外合规经营的内涵及现状研究 | 广东白云学院 | 罗党论 | |
28 | 高质量发展视阈下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评估、机制与路径优化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刘胜 | |
29 | 基于三生功能的国土空间优化配置及调控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 广东海洋大学 | 陈士银 | |
30 |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协同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 深圳大学 | 王楠 | |
31 | 中国深化与“一路”沿线主要国家海洋经济合作研究 | 广东海洋大学 | 杜军 | |
32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潮绣“文化IP”研究 | 韩山师范学院 | 栾龙威 | |
33 |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竞合博弈及利益分配研究 | 广东财经大学 | 王选飞 | |
34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湾区国际舆情分析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 中山大学 | 骆雪娟 | |
35 |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儿童中医药文化普及绘本文本叙事及视觉叙事研究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周佳媛 | |
36 | 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与发展研究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付道明 | |
37 |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中医药服务贸易动能转换的路径研究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舒燕 | |
38 | 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乡村教师“四维一体”培训模式的优化与发展研究 | 韶关学院 | 廖益 | |
39 | 创新主体互动和创新要素流动双重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 广东金融学院 | 谭颖 | |
40 |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与区域一体化研究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查婷俊 | |
41 | 民心相通效能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交流与合作发展路径研究 |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 谭分全 | |
42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泰国汉语学习者汉字习得研究 | 岭南师范学院 | 尉万传 | |
43 | “医养结合”跨境养老经济效应与“穗-港-澳”合作机制创新研究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于绯 | |
44 | “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度研究——以广东省高校为例 | 广东药科大学 | 林琳 | |
45 | 粤港澳大湾区能源转型的时空特点与多目标协同优化研究 | 广东医科大学 | 傅崇辉 | |
46 | 基于影视资源智能推荐算法的大湾区网络集群现象研究 | 广州大学 | 王晓通 | |
47 | 大湾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国情国学教育模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 | 学联合国际学院 | 伍红玉 | |
48 | “一国两制”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教育合作研究 | 广东药科大学 | 陈麦秋 | |
49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语言消费研究 | 五邑大学 | 蔡志全 | |
50 |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辐射效应及作用机理——基于价值观认同视角的分析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夏丹 | |
51 | 粤港澳大湾区对北部湾农业绿色创新的辐射效应研究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黄世政 | |
52 | 在粤高校外籍教师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研究 | 深圳技术大学 | 苏涛 | |
53 |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艺术素质教育研究 | 华南农业大学 | 刘敏 | |
54 |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东省构建区域价值链的可行性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王玲 | |
55 | 粤港澳大湾区智能航运规则创新与国际公约演变趋势分析 | 广州航海学院 | 张敏 | |
56 | 粤港澳大湾区与台湾地区产业联动机制及路径研究 | 广州航海学院 | 刘鹏 | |
57 |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一流港口建设的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 | 广州航海学院 | 程军 | |
58 | 粤港澳大湾区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风险防控与治理对策研究 | 广东理工学院 | 严雪晴 | |
59 |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创新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赵卿 | |
60 | 广府民俗文化的译介及影响研究-----以《粤讴》为例 | 华南农业大学 | 文珊 | |
61 | 复杂系统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与投资环境空间耦合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阮平 | |
62 | 粤港澳大湾区非合意性产业同构测度、矫正及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蒋永宏 | |
63 | 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粤北红色体育旅游的开发研究 | 韶关学院 | 李广武 | |
64 |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教育机理研究 | 深圳大学 | 张祥云 | |
65 |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新动能发展研究 | 广东金融学院 | 张燕航 | |
66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视域下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实证研究 | 广东警官学院 | 袁晓宏 | |
67 | 学校-家庭-社会生态系统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模式研究及劳动素养评价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钟苗 | |
68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视阈下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可及性提升路径研究 | 广东药科大学 | 彭仁贤 | |
69 | 粤港澳大湾区警察文化交流与合作研究 | 广东警官学院 | 叶奕翔 | |
70 | 广东省地区性中心城市公共艺术系统规划与策略研究 | 广州美术学院 | 刘佳婧 | |
71 | “一带一路”背景下岭南戏剧海外传播与交流研究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曾衍文 | |
72 | 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协同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万红珍 | |
73 | 一带一路”下的“佛山武术丝路行”品牌建设与传播机制研究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刘捷 | |||
74 |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 唐晓嗣 | |
75 | 粤港澳大湾区母语童谣合唱融入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实践创新研究 |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 万珊珊 | |
76 |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发掘——以佛山木版年画为例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蒋家华 | |
77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府茶点文化器物叙事外宣研究 |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 江晗 | |
78 |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丁红朝 | |
79 |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节”背景下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模式的创新研究 |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黄新红 | |
80 | 一带一路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广府文化符号的构建与传播研究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汤强 | |
81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郑彬 | |
82 | 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路径研究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 郭秀兰 | |
83 |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评估研究 |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 杨心 | |
84 |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教育“走出去”的探索与实践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陈慧 | |
85 |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动因与创新路径研究:知识生产新模式视角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 王爱文 | |
86 |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邓志新 | |
87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客家传统技艺生产性转化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墩头蓝纺染技艺为例 |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 黄秀丽 | |
88 | 粤港澳产业集群中供应链关系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李小金 | |
89 | 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中药技能型精英人才协同培养体系研究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杨文豪 | |
90 | “一带一路”倡议下研发外包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以广东国有企业为例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房照 | |
91 | 丝绸之路与传统植物染技艺的传承发展研究 |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 尹春洁 | |
92 | 译者主体视角下的粤港澳湾区高校文化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陈芳 | |
93 | 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中华文化认同路径的建构研究 |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李洪梅 | |
94 | “红色旅游”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赵庆云 | |
95 |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研究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胡明晓 | |
96 | 基于职教集团的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何文娟 | |
97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联动发展机制研究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涂建军 | |
98 |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BIM-CIM创新大赛视角下现代学徒制工程造价专业“三教”改革研究 |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章鸿雁 | |
99 | 5G技术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陈小飞 | |
100 | 粤港澳大湾区休闲观光农业协同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王宁 | |
101 |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协同育人模式与机制研究 |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 高恒冠 | |
102 | “一带一路”视域下区块链在跨境物流协作中的应用研究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李旭东 | |
103 |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国家认同研究-基于研学旅行视角 |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卢兰凤 | |
104 | 港航物流与粤港澳湾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李淑艳 | |
105 | 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 王超 | |
4.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专项拟立项清单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属学校 | 负责人姓名 | |
1 | 叙事医学的可视化与医学人文与专业课程思政研究 | 南方医科大学 | 杨晓霖 | |
2 | 构建广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 | 广州体育学院 | 周兴生 | |
3 |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导学团体干预对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学关系及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心理资本为中介因素 | 广州医科大学 | 苏茜 | |
4 | 大数据背景下面向SPOC的学习效能影响因素及预警机制研究 | 岭南师范学院 | 吴洪艳 | |
5 |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适切性研究 | 南方科技大学 | 马近远 | |
6 | “线上思维论证导图”走进中国课堂---以大学英语教学的历时实验为例 | 华南农业大学 | 钟志英 | |
7 |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垃圾分类产品设计研究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徐晓莉 | |
8 | 产业集群背景下产教融合的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 | 广东海洋大学 | 韩卫国 | |
9 | 完全学分制下学业导师制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研究 | 广东财经大学 | 黄亮 | |
10 | “双一流”背景下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关键指标与评价体系研究 | 东莞理工学院 | 黄彬 | |
11 | 生态学视角下广东省高校创新种群&群落行为特征及提升途径研究 | 广东药科大学 | 薛永刚 | |
12 | 湾区少儿美术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 华南师范大学 | 罗广 | |
13 | 产业创新驱动下基于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的大学陶艺专业教育模式研究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曹明亮 | |
14 | 珠三角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体系构建与提升路径研究 | 广州体育学院 | 阳家鹏 | |
15 |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例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沈慧 | |
16 | 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设计人才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研究 | 深圳技术大学 | 王军锋 | |
17 | 设计思维视域下高校混合式教学中深度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朱龙 | |
18 | 基于跨学科教育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广东药科大学 | 蔡志奇 | |
19 | 基于CIPP模型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刘丽辉 | |
20 | 新时代广东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政策要点与实践机制研究 | 深圳大学 | 李鹏虎 | |
21 | 基于多元读写理论的教师教育混合式课程实施路径研究——以UMU互动平台为例 | 广州大学 | 翁素贤 | |
22 | 基于三大湾区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经验的本土化研究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周周 | |
23 | 咽音技法”在歌唱训练体系中的机能建构与实践研究 肇庆学院 黄春媛 | |||
24 | 新师范背景下高师院校与实习基地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 华南师范大学 | 彭上观 | |
25 |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力发展追踪研究 | 嘉应学院 | 王艳辉 | |
26 | 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促进研究 | 广州体育学院 | 崔旭艳 | |
27 | 高校实施区域民族优秀传统舞蹈文化传承基地建设路径的个案研究 | 韶关学院 | 赵勇 | |
28 | 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能力模型、评估体系与发展对策研究 | 中山大学 | 肖鹏 | |
29 |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协同创新背景下的教师改变研究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 肖美艳 | |
30 | 新商科丶新文科及新工科时代下的智能应用设计创新研究:基於价值主张设计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能力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 廖汉腾 | |
31 | 运动处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模式研究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林彬 | |
32 | 分类管理背景下广东省民办高校政策风险评估研究 |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 欧崇亚 | |
33 | 岭南菊花造型技艺的传承发展研究 | 华南农业大学 | 程晓山 | |
34 | 需求视域下高校校企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创新研究 | 华南农业大学 | 刘小蓓 | |
35 | 高校“教学型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广州高校为例 | 广州大学 | 李俊堂 | |
36 | 广东人工智能2025背景下高校跨界融合型人才供给的耦合机制研究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黄茂勇 | |
37 | 机理洞察与困境超越:广东省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问题之实证研究 | 东莞理工学院 | 刘盾 | |
38 | 英语作为媒介的教学在广东高校的实施现状有效性研究 | 汕头大学 | 方帆 | |
39 | HIP视野下巴洛克中晚期弦乐艺术研究 | 星海音乐学院 | 刘雅新 | |
40 | 青年心理/心智模型与艺术治愈对策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为例 | 华南理工大学 | 刘镇 | |
41 | 国际视野下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袁长青 | |
42 | 高校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中心 | 广州美术学院 | 贺晓舟 | |
43 | 阅读能把人教成好人吗?-文学作品提升道德素养的机制和路径研究 | 嘉应学院 | 徐文明 | |
44 | 心理剧在艺术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 | 星海音乐学院 | 苑冀 | |
45 | 容庚印学研究 | 华南师范大学 | 吴晓懿 | |
46 |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 肇庆学院 | 赵书栋 | |
47 |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教育技术整合路径研究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刘之远 | |
48 | 基于科教融合的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 五邑大学 | 叶永敏 | |
49 | 大学生健康素养结构维度、评价方法与提升路径 | 广州医科大学 | 高翔 | |
50 |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师德养成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 | 惠州学院 | 陈国钦 | |
51 | 国际化理工科大学全英文教学中教师教学核心能力研究 | 南方科技大学 | 李远 | |
52 | VR虚拟现实交互技术在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广东白云学院 | 刘欢 | |
53 | 珠三角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实证研究 | 广东药科大学 | 周亚辉 | |
54 | 新媒体环境中高校“传统+应用”钢琴课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 惠州学院 | 铁云婵 | |
55 | 高等院校创新思维教学实践中的互动策略研究 | 广东金融学院 | 朱谕 | |
56 | 民办高校学生相对剥夺感的形成与作用机制 | 广东白云学院 | 邵海英 | |
57 |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校法人内部治理机制研究 | 广东理工学院 | 王义宁 | |
58 | 面向“创新创业”的工业设计专业社会导向课程改革研究 | 五邑大学 | 吴琨 | |
59 |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 五邑大学 | 曹路 | |
60 | 高校专任教师胜任力模型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 | 广东医科大学 | 孔丹莉 | |
61 | 常春藤大学人才引进治理模式对广东“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启示 | 南方医科大学 | 唐蓓 | |
62 | 环境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的研究 | 华南师范大学 | 陈瀚 | |
63 | 纸艺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研究 | 华南理工大学 | 曾迪来 | |
64 | 大学生明礼崇德的现实图景及教育引导研究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张瑜 | |
65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人文类通识课程育人体系的构建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李博昊 | |
66 | “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于教学实践和技能训练研究 | 广东开放大学 | 倪新兵 | |
67 |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为视角 |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 全小燕 | |
68 | 基于OBE的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师资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岭南师范学院 | 李冰 | |
69 | 医学生临床共情水平及其提升机制与对策 | 广东医科大学 | 辜美惜 | |
70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医科大学生急救教育及意外伤害救助意愿研究 | 广东医科大学 | 杜进林 | |
71 | OBE下师范生技能养成的研究与实践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牟来彦 | |
72 | 反思型高校教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桑志军 | |
73 |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高校篮球课中的应用研究 | 华南师范大学 | 杜春杰 | |
74 | 高校思政课依托大湾区教育合作对港外溢效应的路径研究 | 深圳技术大学 | 赖明明 | |
75 | 乡村振兴背景下潮汕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信念的结构特征与培养路径 | 韩山师范学院 | 王晶晶 | |
76 | 新时代法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融入 | 广东金融学院 | 向凌 | |
77 | “一体两翼四融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 高广宇 | |
78 | 工程教育新范式视角下高职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杨鹏 | |
79 |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专业群高质量发展机制构建与运行研究 |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 雷志成 | |
80 | 基于生物特征协同识别的在线学习疲劳状态研究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陈梅芬 | |
81 | 基于伴随式数据收集与图神经网络结合的高校精准教学研究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陆芸婷 | |
82 | 服务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研究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唐飞 | |
83 | 面向教育现代化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袁年英 | |
84 | 广东高职院校建设战略对区域职业教育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研究 |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 苏皑 | |
85 | 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办学的理论探讨与实现策略研究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周海英 | |
86 | 广东省高职产业学院校企共建机制与策略研究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卞飞 | |
87 | 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培育路径研究 |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 宋立丹 | |
88 | 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制度创新研究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李亚昕 | |
89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何美贤 | |
90 | 新媒体时代信息化教育接受度影响因素多层实证分析:PLS-SEM模型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冼雪琳 | |
91 | 专业课程视角下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以汽车类专业为例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张霞珍 | |
92 | 粤港澳大湾区高职学生学习力调查研究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李思玲 | |
93 | 基于“新中式美学”的岭南文创设计课程建设与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徐晓星 | |
94 | 基于广府文化的职业院校美育培养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欧阳丽 | |
95 |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背景下广东省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何静 | |
96 | 分类管理背景下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研究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 曹叔亮 | |
97 | 文化自信语境下“非遗”传承与高职艺术专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 彭晓丹 | |
98 | 广州革命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索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邹欢艳 | |
99 | 构建高职院校“专研创三位一体”创新创业精致育人体系的研究—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吴建材 | |
100 | 高职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形成机制及培养途径:基于心理资本的视角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徐亮 | |
101 |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高专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 袁文萍 | |
102 | 先行与示范:“双区”驱动战略下深圳高职教育发展研究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唐高华 | |
103 |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与职业化人才培养融合研究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彭娟 | |
104 | 职业院校“三位一体”创新创业育人路径研究——以旅游类专业为例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范智军 | |
105 | 护生自我同一性、社会支持和职业认同--一项纵向研究 |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黄婉霞 | |
106 | 省域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效现实样态及提升研究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管弦 | |
107 | 高职工科类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方法研究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王广海 | |
108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深圳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江涛 | |
109 | 高职扩招百万教学管理对策研究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张红兰 | |
110 | “新师范”背景下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精准培养的协同机制与路径研究 |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 罗春娜 | |
111 |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实证研究——以广东顺德为例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唐佩 | |
112 |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品牌专业建设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 张富洪 | |
113 | 基于科教融合的广东省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李元爱 | |
114 |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周琳 | |
115 |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础培育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研究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朱永坤 | |
116 | 基于学习者画像的高职SPOC混合式教学促进研究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陈红玲 | |
117 |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横向科技合作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喻晓 | |
118 | 高职智慧教师发展的支持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王昊 | |
119 |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专创融合发展研究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卢卓 | |
120 | 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视角下学徒生涯适应力培育研究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张丽娜 | |
121 | 新时代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创新路径与实践研究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杨东铭 | |
122 |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 |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 杜平霞 | |
123 |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职院校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研究——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吴舒婷 | |
124 | 职教集团法人制度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践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裴云 | |
125 | 1+X证书制度下高职“课证互融”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黄琛 | |
126 | 原生艺术助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 李顺利 | |
127 | 财经类专业多维三层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 姜庆 | |
128 | 新形势下广东体育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及路径研究 |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丁宁涛 | |
129 | 多元共治下的现代学徒制利益相关者权责研究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 方烨 | |
130 | 区块链技术赋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袁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