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优化调整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管理范围的通知》(佛府办函〔2019〕477号),南海园管理范围由403.36平方公里优化调整为267.2平方公里,分为狮山丹灶片区(183.6平方公里)、里水片区(38.4平方公里)和桂城大沥片区(45.2平方公里)三个片区,新调入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南海)、广东金融高新区、里水电子信息产业园、和桂工业园、丹灶仙湖氢谷等重要创新资源集聚区域。
南海园以实体经济、民营经济为主,装备制造、家电家具、汽车及汽车零配件等传统产业优势突出,机器人、3D打印、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建有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广东新光源产业基地等特色产业园。民营经济发达,企业根植性强,80%以上为民营企业,孕育了全球建筑铝型材领军企业、全球最高的十大幕墙工程,一半以上选用的坚美铝材;全国定制家居两大冠军企业维尚家居(复合板)和联邦家私(实木);国内瓦楞纸箱印刷机械行业龙头的东方精工;中国首家生产高端宽幅流延膜生产线的专业厂家、世界级高端流延薄膜设备与服务提供商的仕城塑料机械;中国一线民族电梯品牌、国产电梯龙头企业菱王电梯;国内高端医用耗材领域能够与国外产品形成强有力竞争、国产医用导管龙头企业百合医疗等一批制造业骨干规模民营企业。以及国产砂型3D打印设备龙头企业峰华卓立、国产牙科手术手机龙头企业宇森医疗、国产油烟净化设备龙头企业科蓝环保、等一批高速发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019年,南海园园区GDP 60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21.5亿元,“四上”企业营业收入2074.5亿元。作为佛山高新区科技创新要素最为集聚的区域,截至2019年,南海园独角兽企业3家,占佛山高新区的50%;瞪羚企业38家,占佛山高新区的61%;省级及以上新型研发机构9家,占佛山高新区的47%。
打造三龙湾创新极核。依托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南海片区,建设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打造南海区未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的高地。以季华实验室为核心,主动承接季华实验室的溢出效应,建设集科技研发、项目孵化、产业园区、人才公寓和商业配套的产业社区。
推动一环创新圈创新节点建设。按照“一环创新圈”规划布局,围绕“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整合全区创新资源,构建一体化创新体系,培育多功能创新平台和节点,力争创新平台在各镇街全覆盖。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重点发展以智能装备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高新技术制造业聚集发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广东新光源产业基地、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东软华南IT创业园、瀚蓝环境产业孵化器等平台为抓手,推动半导体、生物医药、物联网、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加强产业科技招商。加快引进“高精尖”高新技术企业。瞄准北京、上海、珠三角核心区等高企密集地,加大高企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创税多、成长性强、附加值高的高企和科技项目落户,主动对接广州、深圳等城市即将孵化成功、寻求落地的小微科技、创新型企业,引导向园区集聚。
推进产业创新和孵化载体建设。推动省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在南海园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推动与本地企业合作,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支撑全市科技创新发展。推动老旧园区提质升级,推动在地价、容积率等方面持续加大“工改工”支持力度,鼓励采取先租后让、产权入股、异地置换、厂房联建、闲散用地清理等方式,推动老旧工业园区连片升级,改造成为技术加速器、产业孵化基地等,为“两高四新”建设提供优质空间。
引进培育高端创新人才。发挥季华实验室对于高端创新人才的引聚作用,完善“政策引人、平台育人、服务留人”体系,加快落实各级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引进等工作。依托南海大学城积极培养具有国内外留学背景、跨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人才多样化。充分利用南海广工大研究院等重大人才培养平台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以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为抓手,培育一支素质良好、专业性强的技术经理人队伍,解决创新平台与本地企业对接最后一公里,形成平台与企业的联动机制。
增强高端装备制造核心优势。聚焦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品牌,充分发挥南海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础雄厚、创新创业资源集聚的优势,以“智能制造融合化、制造服务一体化、制造落地场景化”为重要手段,全力构建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加快集聚各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素,积极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佛山高新区智能制造原创中心。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市,南海园,产业园,南海园园区
原文链接:http://fs-hitech.foshan.gov.cn/yqwy/nh/
最新建设项目推荐